“宰相起于州部,猛將發(fā)于卒伍。”基層的工作雜亂難,恰似一座巨大的熔爐,只有到基層多“墩苗”,才能更好地成長為獨當一面的中堅力量。
科學“選苗”,“培沃土”以滋養(yǎng)發(fā)達根系。“選苗”與“培土”是墩好苗的先決條件,要防止“水土不服”,做到人崗匹配。“選苗”不僅是對干部現(xiàn)有能力和素質的篩選,更是對其未來發(fā)展?jié)摿Φ念A判。日??己瞬粦窒抻诠ぷ鞒晒?,還要關注他們的思考方式、創(chuàng)新能力以及團隊協(xié)作能力等。干部處理突發(fā)事件時,能夠迅速組織資源、協(xié)調各方關系并提出創(chuàng)新性解決方案,表明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,是值得被納入“蓄水池”重點培養(yǎng)的“苗”。同時,也要積極了解其思想動態(tài),選拔出真正有勇氣到基層磨煉、立志為人民服務的干部。“培沃土”則是為“幼苗”提供有利于其成長和發(fā)揮才干的工作環(huán)境,應以事?lián)袢?,就像土壤都有適合種植的作物,要一清二楚。這要求精準了解基層的用人需求,有針對性地篩選。同時,對于人崗不匹配、工作確有困難的要及時釋放、松綁、調整。
適度“踩土”,“深扎根”以迎接風雨洗禮。踩土是為了讓幼苗與周圍的土壤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,增強根系穩(wěn)定性。一方面,基層工作這幅畫卷上繪滿了民生百態(tài)、發(fā)展難題、矛盾糾紛等,年輕干部如同置身于真實殘酷的考場。初出茅廬的年輕干部有壓力在所難免,切勿“拔苗助長”,一味地布置超出其能力范圍的工作,打擊其工作信心和熱情,應當給予其適應的時間,提供培訓,并為他們挑選合適的老同事幫帶。另一方面,年輕干部要主動“踩土”,積極“深扎根”,不能浮于表面。當年輕干部深入到群眾之中,俯下身了解群眾的需求,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時,他們就像植物的根系一樣在肥沃的土壤中不斷延伸,變得更加穩(wěn)固,經受得住風雨的考驗。
精細“管護”,“經風雨”以練就強健筋骨。墩苗既要有精湛的施肥技術,也要有修枝的藝術,果實才能更大更優(yōu)。精細“管護”需全面了解干部的短板與長處,給予正確的“肥料配方”。年輕干部剛從學校走出來,其長處在于掌握專業(yè)的理論,但缺乏實踐經驗和工作技能。他們需要在基層這個舞臺經風雨,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,探尋合適的工作節(jié)奏和方法。在這過程中,應逐漸加大任務難度,提升工作能力。同時,時代發(fā)展需要他們具備許多新技能,如數字素養(yǎng)、跨文化交流能力等。因此要有前瞻性,將新需求及時融入培養(yǎng)方案。此外,做好保障工作必不可少,落實待遇保障,完善獎懲和考核機制,暢通晉升渠道,讓優(yōu)秀干部到更匹配的崗位,及時警醒考核不合格的干部。年輕干部這一顆顆希望的“幼苗”,都將茁壯成長,收獲“碩果”。
(作者:李梓鈞,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(qū)驛亭鎮(zhèn) 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