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(yǎng)和作風形象,既體現(xiàn)在重大考驗中,更蘊含于日常言行的點滴之間。只有將紀律規(guī)矩融入生活、化為習慣,在細微處守住底線、在平凡中彰顯擔當,方能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永葆政治本色,凝聚群眾信賴。
以“慎微”涵養(yǎng)政治定力。日常生活是黨員干部錘煉黨性的“第一課堂”。從一杯清茶、一頓便飯到一次交談、一條朋友圈,看似尋常的細節(jié)往往映射出對紀律的敬畏、對原則的堅守。政治定力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通過“不逾矩”的日常積累而成。黨員干部須將“嚴”字貫穿于衣食住行、言談舉止,做到慎獨慎微、防微杜漸。面對網(wǎng)絡空間的信息洪流,既要在轉發(fā)評論時嚴守政治紀律,又要主動傳播正向價值觀,讓“指尖上的自律”成為凈化輿論生態(tài)的基石。這種由內而外的自我約束,本質上是對黨忠誠的具體體現(xiàn),也是抵御誘惑、保持清正的思想堤壩。
以“崇儉”錘煉過硬作風。節(jié)儉樸素是共產黨人的傳家寶,更是作風建設的永恒課題。黨員干部的生活作風不僅關乎個人形象,更直接影響黨群關系的親疏。個別干部將“小節(jié)無害”當作放松要求的理由,在吃穿用度上追求享樂,在人情往來中模糊界限,看似無傷大雅,實則背離了艱苦奮斗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真正的作風過硬,體現(xiàn)在對物質欲望的克制、對奢靡之風的摒棄,更體現(xiàn)在將樸素生活轉化為服務群眾的行動自覺。當黨員干部主動降低對物質享受的期待,把精力投入到為群眾辦實事、解難題中,便能以“心無旁騖”的姿態(tài)踐行初心使命,讓勤儉節(jié)約的品格升華為密切聯(lián)系群眾的精神紐帶。
以“齊家”夯實廉潔根基。家庭是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重要陣地。古人云“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”,新時代黨員干部更需以家風建設為突破口,將紀律教育從“工作圈”延伸至“生活圈”。夫妻間的廉潔提醒、子女間的規(guī)矩教導、親友間的原則堅守,這些看似瑣碎的互動,實則是筑牢“不想腐”思想根基的關鍵。黨員干部既要通過言傳身教培育崇德向善的家風,又要以“刀刃向內”的勇氣管好親屬圈,防止“枕邊風”演變?yōu)?ldquo;腐敗風”。當每個家庭都成為廉潔文化的“細胞”,黨風政風便能煥發(fā)更強大的感召力,形成激濁揚清、固本培元的良性循環(huán)。(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(qū)紀委監(jiān)委 胡波)
